天气预报:
站内搜索:
当前位置:首页 > 领导讲话

李登菊同志在全省工青妇惠民帮扶中心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

日期:2014-05-22

李登菊同志在全省工青妇惠民帮扶中心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


同志们:

今天,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工青妇惠民帮扶中心建设现场会,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、省委工青妇工作会和全省“富民惠民,改善民生”作风建设活动动员大会精神,专题研究部署工青妇惠民帮扶中心建设工作。同志们现场参观了绵阳市惠民帮扶中心和安县惠民帮扶中心,谭力、王倩两位同志介绍了绵阳市惠民帮扶中心建设的做法和经验,相信大家会有很多感受、感想和感悟。我感觉,绵阳的工作有几个特点:一是形成了党政主导、工青妇等部门运作、社会各界支持的惠民帮扶工作格局;二是搭建了从市到县、到乡镇(社区)全面覆盖的工作网络;三是构建了组织领导、经费投入、工作运行等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;四是整合了群团、政府和社会的各类帮扶资源。把“中心”打造成一个有影响、有公信力的社会帮扶品牌,为老百姓解决最直接、最关心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;五是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,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。据我所知,达州、广元、遂宁、资阳、攀枝花等地也正在积极采取行动,推动惠民帮扶中心建设。下面,我就加快推进全省惠民帮扶中心建设讲三点意见。

一、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,高度重视惠民帮扶中心建设工作

建设惠民帮扶中心,是工青妇组织贯彻落实省委“坚持以人为本,构建和谐四川”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和创新举措。省委高度重视民生工作。今年以来,省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了富民强省、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,明确提出富民优先、民生为本、和谐发展的基本思路。省委召开工青妇工作会,要求各级工青妇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,尽智竭力做好各项为民利民工作。在“富民惠民,改善民生”作风建设活动动员大会上,杜青林同志特别强调“要把落实惠民举措、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”,并就“富民惠民,改善民生”工作作了全面部署。工青妇组织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,认真领会省委决策部署的深刻内涵,充分认识建设惠民帮扶中心对于贯彻落实省委精神、有效发挥工青妇职能作用的重大意义,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。

㈠建设惠民帮扶中心是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

省第九次党代会确立“富民强省、全面小康”的宏伟目标,集中体现了富民优先、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。强省为了富民,富民才能真正强省。“富民惠民,改善民生”已经成为新时期我们党执政的首要目标和任务。应当看到,改革开放以来,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。但是横向与先进省市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,实现全面小康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。特别是我们当前正处在社会矛盾凸显期,利益矛盾日益多样化、显性化、激烈化,就业难、看病难、上学难、住房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还比较突出,改善民生、维护民利、带民致富的任务非常艰巨。解决民生问题,主要靠党、靠政府,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,共同努力。整合各方力量,建设惠民帮扶中心,正是工青妇组织发挥优势,突出特点,服务大局、为党政分忧,服务群众、助民解难的重要载体,也是党和政府实施民生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。

㈡建设惠民帮扶中心,是密切党群关系、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

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,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生命线。今年以来,省委开展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和“富民惠民,改善民生”建设活动,围绕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核心问题,要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,融入基层、深入群众,查实情、说实话、办实事、求实效,以真情换民心,以惠民务实之举争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。建立惠民帮扶中心,能够为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搭建平台。绵阳市惠民帮扶中心建成以来,日平均接待群众384人次,累计为4万多名群众提供了各类服务,足以说明惠民帮扶中心在广泛联系群众、直接帮扶群众中的巨大作用。通过惠民帮扶中心这一平台,我们可以在广泛、经常和直接服务基层群众的过程中,及时了解民情,听取民意,化解民诉,做好党的群众工作;可以在实施亲民、富民、惠民、助民、安民各项举措中,宣传和落实党的政策,把党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;可以在惠民帮扶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工青妇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,促进党群关系进一步好转。

㈢建设惠民帮扶中心,是工青妇组织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

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

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。关注民生热点,做好困难群众帮扶工作,是工青妇组织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,工青妇组织发挥服务群众的作用,必须提高服务能力,拓展服务领域,创新服务方式。整合各方力量,建立惠民帮扶中心,是对各自为阵原有格局的突破和对整体联动服务方式的创新,不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、形成合力,还可以降低工作成本,提高工作效益,为群众提供更便捷、更优质、更及时的帮助。各级工青妇组织要高度重视惠民帮扶中心建设工作,坚决摒弃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格局,立足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,着眼于更好地服务群众,更新观念,创新思路,探索方法,切实把惠民帮扶中心建设工作抓紧、抓实、抓出成效。

二、围绕主线,突出重点,切实发挥惠民帮扶中心的功能作用

建设惠民帮扶中心的总体要求是: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,立足富民惠民,改善民生各项任务,整合惠民帮扶资源,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,实施各项惠民帮扶行动,重点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,使惠民帮扶中心成为党委的民意中心,政府的帮扶依托,直面群众的服务窗口,工青妇组织的维权阵地。

㈠整合联动,形成惠民帮扶新格局

各级工青妇组织要及时总结、借鉴绵阳市惠民帮扶中心的工作经验,结合各自实际,抓紧研究部署,构建惠民帮扶工作新格局。要整合各方资源,形成整体合力。依托工会组织现有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,把群众迫切需求、能够直接提供服务的项目,整合进入“中心”。有条件的地方,要在更大范围内整合民政、劳动等政府职能部门和关工委、残联等党群部门的群众帮扶项目,形成资源整合、整体联动、集中服务的惠民帮扶大格局。要坚持开放运作,争取齐抓共建。自觉把惠民帮扶中心的工作纳入党和政府富民惠民,改善民生的工作大局,争取党委的领导、政府的支持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,形成“党委政府主导、工青妇运作、相关部门参与、社会各界支持”的运作格局。要健全服务网络,实现上下联动。推动惠民帮扶中心建设向县、乡延伸,形成多层次、多渠道的惠民帮扶体系和“逐级负责,上级支持,上下联动”的工作格局。省总工会将拿出1900万、团省委和省妇联各拿出500万资金,用于支持各市(州)、县(区)惠民帮扶中心建设。

㈡围绕主线,扎实推进惠民服务各项工作

改善民生,维护民利,落实各项惠民行动,既是省委对各级各部门的要求,也是我们建设惠民帮扶中心目的所在。围绕“亲民、富民、惠民、助民、安民”这一主线,“中心”工作要努力拓展帮扶领域,力求帮扶实效,为群众提供一站式、全方位、亲情化的服务。要加强惠民阵地建设。积极与工商、税务、卫生、教育、司法等部门沟通,与商场、医院、学校等服务机构协调,大力兴办惠民超市、惠民药房、惠民门诊、惠民职业学校、法律援助中心等惠民帮扶阵地,为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提供优惠便利的服务。要加强帮扶窗口建设。围绕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,通过规范化、标准化的窗口建设,为群众提供信访接待、政策咨询、生活救助、就业援助、法律援助、未成年人保护、妇女权益保护、农民工维权等专项帮扶,使广大群众通过“中心”的服务得到实惠,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、社会大家庭的温暖。

㈢突出重点,着力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

困难群众是社会的弱势群体,是惠民帮扶中心应该主动关心和帮助的重点对象。对遭遇各种变故造成工作生活困难的群众实施优先帮扶,对于改善民生、促进民和、确保民安具有重大意义。要突出重点,着力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就业、就医、就学、住房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。一是就业援助。会同劳动部门对就业困难群众实施免费职业介绍、技能培训和小额货款等援助;二是就医帮助。会同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,通过减免医药费用、举办惠民门诊、惠民药房等形式,对就医困难群众实施帮助。三是就学资助。会同教育、民政等部门,借助社会力量,做大助学基金,开展捐资助学活动,对子女上学困难的家庭实施资助。四是住房扶助。会同民政部门,通进提供住房补贴,优先解决廉租房和经济实用房等方式,对住房特别困难家庭实施扶助。五是生活救助。重点对“4050”人员、劳模、烈军属、残疾人、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中生活特别困难的群众,定期或不定期直接实施救助。

三、加强领导,健全机制,确保惠民帮扶中心高效运转

惠民帮扶中心建设,事关党和政府的民生大计,事关工青妇组织作用的发挥,事关群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。各级工青妇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快惠民帮扶中心建设的重要性、紧迫性,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,加强组织领导,构建长效机制,确保“中心”事业健康发展,力争年内全面建成。

㈠健全领导机制,确保组织到位

惠民帮扶中心建设作为一项创新的系统工程,工作千头万绪,涉及方方面面。既承接党和政府的事业,又直接面向群众服务,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多项工作。因此,要切实加强领导,统筹规划,精心实施。各地要成立惠民帮扶中心领导小组,有条件的地方可由党政领导担任组长,工会主要领导负责常务工作,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。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“中心”的各项工作,包括“中心”的筹建工作、部门的协调工作、对下级“中心”的指导工作、“中心”自身的管理工作等等。要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协调会,研究解决“中心”建设和运行中遇到的重大问题,部署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,确保“中心”工作有计划按步骤顺利实施。

㈡健全工作机制,确保责任落实

各级各部门要统筹协调,通力合作,做到统一规划、统一部署、统一管理、统一考核,使各项惠民帮扶工作责任落实、对象明确、程序清晰、标准分明、方式多样、公开明示。要加强“中心”内部管理,逐步完善首问责任制、信息报送制、领导值班制、内部督查制等制度建设,为广大群众提供及时、规范、高效的服务。

㈢健全保障机制,确保工作落实

为确保中心正常运转,必须加强基础工作,做到场地、经费、人员“三落实”。一是落实场地保障。“中心”实施窗口接待,一条龙服务,必须要有足够的办公场所和服务大厅。原则上要求市(州)的场地不低于500平方米,县(区)场地不低于200平方米。群团各家都有一定的资源可供利用,如工会的工人文化宫、团委的青少年活动中心、妇联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,希望各地工青妇组织顾全大局,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加快建设惠民帮扶中心。二是落实资金保障。在各窗口项目资金由原渠道解决的基础上,各级财政要给予资金支持,定期拨出专款用于解决“中心”场地和办公经费,弥补帮扶资金的不足。原则上市(州)财政每年划拨50万、县(区)财政划拨20万列入专项预算;各级工青妇组织要调整经费的使用方向,加大对惠民帮扶工作的投入;要拓宽渠道向社会募资,做大惠民帮扶基金,增强服务实力。三是落实人员保障。各部门要抽调对工作有激情、对群众有感情、经验丰富的同志负责“中心”的筹建和日后的管理工作,向社会招募专业人员从事“中心”日常工作和窗口服务工作。

同志们:民生为先,民生为重,民生为本。惠民帮扶中心建设关系民生,意义重大,使命光荣。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、务实的作风、创新的工作,加快推进惠民帮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,在服务大局、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充分发挥“中心”应有的重要作用。